最近,小区底商一家店铺又开始装修了,上一家店开了还不到三个月,去年底到现在这已经是第三家了,现实中的实体小店究竟遭遇了什么?

-1 -
      坐标东部二线城市,中档小区,小区外围的一圈底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衣食住行,应有尽有,倒也方便。
      这些门头不大的店铺,从杂货店、洗衣店、苍蝇小馆子,到洗车行、培训班、美容店,都是开了几年的老店,不过从去年开始,经常看到一些店铺搬离,新店开了又关,装修工人差不多都认识了。
      像目前这家正在装修的奶茶店,之前是一家烘培店,店主是一个年轻的老板娘,门面装修的很文艺,玻璃门上挂着绿萝,门口招牌上用荧光笔写着优惠信息:新店优惠:新品一律八折,生日蛋糕七折优惠、提供免费试吃。

我进去看过,装修的很雅致,算上设备一套下来成本也要十几万。糕点也不错,老板娘亲自做的,很新鲜也好吃,不过价格当然不便宜。

比起不远处的卖鸡蛋糕、散装零食的小铺子,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不过,应该是生意不太好,坚持了半年还是没有开下去。

想来是因为烘培投入成本不小,回报太慢,一天卖不掉第二天就得倒掉,很多小年轻做烘培都是靠所谓的‌‌"情怀‌‌",客单价高,客流上不来只能关门大吉。

在这家烘培点旁边也有一家店铺,现在是一家中介,是小区的第三家了。

在做中介之前,是一个小超市。

开超市的是一家人,儿子送货,父母年纪大了坐在店里照看着。

超市面积不算大,但比一般杂货店要齐全,商品也多是主流品牌,虽然比不上商场,但是一般生活用品在这里都能买到。

这家超市开了好多年了,我记得自从搬进来这个超市就一直在,不过去年也关门了,听人说是房租到期,房东要涨价。

超市先是换到一个更小的门面,后来还是关门了,听说那家人也已经回老家发展了。

小超市这种店铺,利润率是很固定的,薄利多销,房租一上涨,就吃不消了。

当然,不止是这种传统的店铺,小区之前还开了很短时间的‌‌"网红店‌‌",好像是叫什么‌‌"泡沫小食堂‌‌"的。

一开始我还很好奇,去店里看了下,感觉像是旁边大学的学生创业,几个戴眼镜的男生系着围裙,店子还算干净,一面墙壁上摆满了各种泡面,韩国的、日本的、东南亚的......都是国外品牌,一份国外泡面,加个炸鸡腿,一点都不好吃,居然敢收我30块钱。

这种就是吃个新鲜,味道还不如苍蝇馆子,价格还死贵,果然开了三个月不到就关门了。我在其他地方也看过类似的店铺,不知道是不是用的创业基金做做样子。

当然,还有开培训班的,也关门了,因为去年全国教育培训大检查,资质不够的、被人举报的,关了不少。

-2 -

看多了倒闭的小店,我就开始关注那些开得好的店铺,平时也闲溜达跟人聊聊天。

这个小区人不算少,做的比较好的店铺是亲子教育和房屋中介,然后是平价水果卖场,今年开了好几家。

总结下来:

首先要客单价高,亲子培训和房产中介,什么时候都有生意。

其次要有规模优势,平价多销。像是几家平价水果店,因为水果比超市便宜,品种品质比小店齐全,你知道销量有多大吗?每天看到旁边垃圾桶拆开的水果包装盒有小山那么高。

但是,我发现还有几种店也活得很滋润,那就是理发店、洗车行和美容店。

他们活得滋润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

办卡



像是楼下的一家洗车行,去年搞了个‌‌"终身保‌‌"的优惠卡,充值2000块然后每年在他们那边续保就可以一年免费四次保养和不限次洗车。

可是,今年老板换人了,门头不变,之前的所有卡一律不能用,有车主去门口堵,答复是去找原来的老板,最后送了点洗车券也就不了了之了。

更神奇的是美容店。

我们小区有家美容店,一楼是理发店,二楼是美容店。他们的操作套路是这样的:

一楼打出广告,十元理发,还在外面发传单,拉人进去剪头发。

去剪得的人都觉得便宜又好看,混熟了之后再去剪,就会有帅哥靓妹让你去楼上免费体验项目,舒筋通络、精油气罐、美容吸油......一顿猛操作,又是涂又是抹,然后就各种忽悠你办卡,不办卡?那之前免费的气罐,一个100,你去算吧,不扒层皮不让你走。

报警,没用,且不说这种店有没有背景,我听小区的人说有一天看到他们店里的人都被带去派出所,可是很快就出来了,照样开。

你说,这种店一个月多少利润,旁边理发的小哥酸酸地跟我说,一个月能挣一辆奔驰,开了不到一年,老板就换了辆保时捷。

旁边这个理发店的主顾,大都是被美容店宰过的,少则几百,多则几千,雁过都留过毛。

-3 -

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到,实体店越来越难开了。

盈利好的,门槛越来越高,不止是投入和打点,资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盈利一般的,一旦成本迅速上升,比如涨房租,或者消费下降,客流不多,马上就得关门。

比较奇葩得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行业还在野蛮生长,就是收割韭菜,能宰一个算一个,宰玩跑路换个地方继续玩。

这样的实体环境真的不能说好,不是准入高,就是割韭菜,剩下的就是不断新开不断倒闭,花钱买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