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涅槃"是佛教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佛教的教义、倡导的修行等,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涅槃。    "涅槃",也称为解脱。涅槃是佛教产生时就提出的观念,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其含义得不不断地充实、完善。
   "涅槃"一词的本义是熄灭。在佛教中它的主要含义是烦恼的熄灭,佛教是要灭除人的欲望,从而去掉人的烦恼,使人最终摆脱痛苦。
    对于如何达到涅槃,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观点有所不同。
    小乘佛教认为要达到涅槃,主要通过个人的修行即"自利",认为要摆脱世俗的烦恼,就一定要出家过禁欲的生活。
    大乘佛教反对小乘佛教把达到涅槃和世间绝对区分的做法。认为涅槃,就是在世间认识事物的实相。如果离开世间去追求涅槃,就会越追越远,真正的涅槃是不能离 开世间存在的。因此,大乘佛教不强调出家,而是强调在世间普度众生,不仅要"自利",还要"利他"。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界讨论人本来就能达到涅槃还是要通过修行才能达到涅槃的问题,因而就有了"渐悟"成佛或"顿悟"成佛的争论。
说"法" "法"是印度宗教哲学中常用的概念。它有两种主要含义,一种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另一种含义是指规范或法则。    佛教的法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
    佛教把"法"分为很多类别,"法"的分类理论在佛教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佛教对人生和自然的基本看法,构成了佛教义理的核心。
    佛教关于"法"的分类理论随着佛教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充实、完善和发展。
    早期佛教关于"法"的分类:
    早期佛教的"法"主要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蕴,泛指一切物质现象;受蕴,指人接触外界事物的各种感受;想蕴,指人对感受 进行分析,得到的知觉或表象;行蕴,指通过认识事物产生的行动意志;识蕴,指人的意识作用。十二处,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和对应的六种作用对象,六种感觉器 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又称为六根:六种器官形成的感觉即色、声、香、味、触、法,又称六境。十八界包括六种感觉器官、六种感觉对象及感官作用于对 象后形成的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后被称为"三科"。
   小乘佛教大多数部派把"法"分为过去法、现在法、未来法三种,有的部派把"法"分为五种:过去法、现在法、未来法、无为法、不可说法。有的部 派提出"五位七十五法",把"法"分为五类:色法,即物质现象;心法,即精神现象的主体;心所法,即心所具有的作用;心不相应法,即除以上三法以外的现 象;无为法,即无因缘关系的现象。在这五大类下,法分为七十五种。
    大乘佛教提出了"五位百法",在五大类下,将法分为一百种。
说"禅""禅",是宗教的一种修行手段,不仅仅是佛教,许多宗教都将"禅"作为修行的手段。                              "禅"与"定"
   "禅"与"定"在梵语中是两个词汇,二者有一定区别,但一般情况下,二者通常混用,表达一个意思。禅定,是人的一种精神修持的方法,是信奉者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平静,体悟真理的方法,是力图获得智慧、获得解脱的方法。
                              "禅定"与瑜伽
    禅定和印度历史上的瑜伽修行有很大关系。禅定的方法内容与瑜伽修行的内容是非常接近的,佛教禅定是在瑜伽修行的基础上形成的。瑜伽修行在佛教产生之前就存 在很长时间了。婆罗门教等宗教经典对于瑜伽修行有明确详尽的描述,佛教在吸收、改造瑜伽修行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佛教的禅定思想。
                              "禅定"与佛教
    在佛教产生之前,禅定就存在了。但禅定与佛教结缘之后,就一直与佛教相伴相生,共同发展。佛教关于禅定的思想逐渐成为佛教修行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即---定 学。从早期佛教、小乘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中国佛教禅宗,佛教一路发展走来,禅定作为一种修行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佛教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不 断完善,直至形成禅宗。
                              "禅定"与禅宗
    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定思想也随之传入中国,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主要佛教宗派----禅宗,禅宗将禅定修行作为主要弘扬内容,将禅定思想发展到了极致。
    禅宗对禅定问题的探讨后来与"心性"、"佛性"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认为达到最高的禅定境界也说是"见性","见性"了就是"悟"了,也就是成佛了。禅宗的核心思想成了如何见性的问题,见性成了修禅者的首要问题,把禅定和佛性问题结合在一起,是中国禅定思想的一个特色。
                               "禅定"与生活
    禅宗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强调"佛法在世间",主张要在社会生活中禅定修佛。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禅宗主要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想,与小乘佛教脱离世间 修行的观点不同,大乘佛教认为只有在人世间禅定,才能获得最高真理。二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国主流文化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入世的,要求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体验真理,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
    禅宗提出"佛法在世间"的口号,认为禅定是参与社会生活时对人生的一种体悟,于是就有了当下流行的"生活禅"、"工作禅"。
    禅宗提出的禅定修行方法因为深入世间,走入了百姓生活,从而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充满活力。